赵清:以设计传达东方魅力

2019-05-10

 

三度出版传媒 Sandu

+

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 SGDA

 

 

**

China TDC Talk

Vol.07 

赵清

 

 

编者按

2019 年,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联合三度出版传媒出版《文字设计在中国》(Typographic Design in China),这本书汇聚了当代全球近200位设计师的文字设计佳作、中国近现代字体应用文献与超语境国际文字设计论坛实录。以书为媒,本书展现国内外文字设计师在这个领域所作的努力和成果,形成一个交流平台,鼓励设计师打破文化和语言的界限,古为今用,中西借鉴,开启文字世界之全景。

 

《文字设计在中国》

 

作为三度出版传媒的线上对外传播渠道,三度出版传媒微信公众号推出了“China TDC Talk”专栏,对话优秀设计师、教育家和学者等,共同探讨文字设计与应用以及其发展趋势与未来可能。作为China TDC Talk的VOL.07,本期特别邀请了平面设计师赵清先生,分享他对近现代文字设计及其应用和发展的看法和见解,探讨近现代文字设计对设计师群体的意义。

 

 

* 本文共6591字,阅读时间约8分钟 

 

 嘉宾介绍 

 

 

赵清

 

 

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书籍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会员

南京平面设计师联盟创始人

2000年创办“瀚清堂设计有限公司”并任设计总监

 

赵清,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2000年创办“瀚清堂设计有限公司”并任设计总监。凤凰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副编审,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二十几年来坚持致力于平面设计各个领域的实践与研究推广,个人设计作品获奖或入选于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重要的平面设计竞赛和展览,并获得了美国纽约ADC、TDC、One Show Design、英国D&AD、德国Red dot、IF、俄罗斯Golden Bee、日本JTA、东京TDC、深圳GDC、香港GDA、DFA、台湾Golden等众多国际设计奖项。书籍设计二十三次获“中国最美的书”称号,获第二、三届中国出版政府书籍设计奖。

 

 

作品介绍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本书将海子与韦尔乔的的作品合成一辑。两位才子同年出生,且都英年早逝,冥冥之中他们似乎有着某种关联。内页以橙色与白色的明烈对撞,暗示海子与韦尔乔的相遇。一面是海子的诗,一面是韦尔乔的画。橙色部分是海子的诗,代表阳光、大地、麦田和橘子,象征海生命的颜色;白色部分是韦尔乔的画,代表苍白、孤单、压抑、寂寞,象征自然与死亡。牛皮色的纸张则表示土地,当二人相遇,便沉入土里。整体设计通过颜色与排版的呼应见证了两大才子的存在与陨落,从而引发无限的设计感慨与人生思考。

 

 

 

《格致陈琦》

《格致陈琦》是艺术家陈琦的展览作品集,记录了“一个展示与理解的实验”。整本书以横开本进行设计,模拟出展览的现实场景。封套为了符合传统书架的设计,精心设置成了竖版,在一块块互相咬合嵌套的色块之间展开写实主义的水面。将横开书籍嵌入竖直的封套之中,书脊上端的灰墨印刷与封套整体的水面便能自然衔接,形成流动的立体的水面印象。整本书围绕着格致陈琦展览的九个主题,以厚薄不一的纸张印刷,呈现出不同部分的肌理与特点,既有折叠长卷的设计玄机,又有富有肌理的镂空雕刻,重现了一场浪漫又先锋的艺术展览。

 

 

 

《芳华修远》

 

《芳华修远》记述了中国从本草图谱到近现代植物科学绘画、植物艺术绘画的演变历程。亚麻布封面遵循手绘的本质与自然的脉络,正中处分别以烫金和压印的形式叠成两个圆,代表“芳华”与“修远”的交融。封边并没有刻意作平整的修饰,而是保留了裁剪时的毛边,意在还原植物画师们的质朴初心。全书以不同时期的纸张来反映不同时代的作品,象征着时间的交错与融合,并采用中英对照的编排,以留白的方格形成“画框”,与艺术画交相呼应,彰显出手工绘理念的设计质感。

 

 

 

《第九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

 

本书记录了第九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的优秀获奖作品。全书的封套、护封、内封均以不同肌理的白色质感呈现,唯有书脊顶端有一袭印黑,黑白对照,有如江南典型的民居建筑。被割据的维度以“九展”LOGO镌刻于封面,形成抽象的阿拉伯数字9,象征“九展”;拆分图形,又是字母B与D的组合,代表BOOK与DESIGN。与往届的出版物有所不同的是,本书第一次尝试了“编年体”式的展现手法——收集了历届展览的信息,以时间轴的方式做了一个“回忆录”,讲述了前八届的展览历程,书封外侧还特别设置了引导栏,便于查阅。整体设计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为一体,简约得体,极富深韵。

 

 

 

 

 对话 

 

 三度 × 赵清 

 

1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时常会遇到挑战,其解决问题的心态和办法是很重要的。”

 

 

三度:从80年代中期踏足设计领域到如今在国内外设计赛事上屡获殊荣,您从事设计大致经历过哪些重要的阶段?在不同阶段的设计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是什么?这些阶段都有哪些令您满意的作品?

 

赵清:我从事设计这么多年,对我来说,有以下四个重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86年到96年。那是一个没有电脑的年代,无论是画彩稿还是黑稿都全凭手工。当时所有的平面工作都要经过黑稿制版,线条、文字、色块都要一笔一画手绘出来,试错的成本很大,设计师必须要有足够的版面控制能力,学会谨慎和预判。所以就排版功底而言,这十年是我的一块奠基石。

 

第二个阶段,96年到06年。当时网络崛起的势头很猛,大量信息资讯铺天盖地。我被各种思潮和流派搞得应接不暇,自己也进行了大量尝试。总的来说,那是一个比较混乱的阶段,我一直处于一种模仿与实验的状态中。

 

第三个阶段,06年到16年。我尽量屏蔽掉五花八门的干扰,通过一些反思实现本我的回归,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设计风格。我很多作品里的东方意境都是在这十年里慢慢累积成长起来的。

 

第四个阶段,16年到至今。我把范围再缩小了一点——从世界中挖掘东方,再到从东方中挖掘江南。现在的我会更倾向去表达自己对所生长的这片故土的情感,让设计语言流露出惯有的温暖与潮湿。江南的山水诗画和人间烟火是无可比拟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去呈现这种单纯与极致。

 

我在不同阶段里所遇到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没有电脑的年代里,想象和预判就是挑战;在各种思潮涌动下所催生的面貌各异的作品却暴露出我对个人特色的表达的缺失;在我找准东方风格后,如何确立自己的图示语言也是难题。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时常会遇到挑战,其解决问题的心态和办法是很重要的。

 

说到比较满意的作品,我对《格致陈琦》、《第九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芳华修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几本书,以及前不久设计的海报“未知城市”都比较满意。

 

2

 

书籍设计师对内容和文本当然需要有好的理解能力。毕竟,书籍设计师并不单纯是美工或者匠人。与此同时,要成为优秀的书籍设计师,跨越性思维必不可少。”

 

 

三度:您一直以来坚持致力于平面设计各个领域的实践与研究推广,您认为当下设计师应当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

 

赵清:承上启下的中间人角色吧。近百年的平面设计史中,无数不同国籍的设计师都对设计起了推动的作用。而中国设计师作为这个群体里的一员,更是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中国的图形语言。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确立自己的面貌和地位,以设计传达东方魅力。提到东方文化的设计语言,我们不得不提到日本。中国和日本在很多方面都是互相影响的,无论是文化还是设计,这种影响早已根深蒂固。想要完全剥离这种影响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或许下一代人会形成一种更具差异化的风格面貌,而我们就是这场变化旅途中的摆渡人。

 

三度:您在书籍设计方面成绩斐然,曾多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的称号。要成为优秀的书籍设计师,是否需要更好的文本理解力?您觉得设计师的个人阅读习惯是否也会影响或被融入书籍设计里呢?这会带来哪方面的影响?

 

赵清:书籍设计师对内容和文本当然需要有好的理解能力。毕竟,书籍设计师并不单纯是美工或者匠人。与此同时,要成为优秀的书籍设计师,跨越性思维必不可少。简单来说,这种思维要求书籍设计师能够跨越到编辑设计的领域,而非局限于编排设计。因为只有跨越文本,才能再造文本。这是一种超文本的思维,兼内核与外观同在。另外,与其说阅读习惯,还不如说设计师对于文艺作品的偏好会影响他的书籍设计。书籍、电影和音乐的偏好都能决定设计师的设计面貌。有何修为,有何设计,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3

 

现代字形的简化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传统汉字之美,所以在大环境下我会尽可能地通过一些呈现,去回归繁体字的丰富形态。”

 

 

三度:我们留意到您的设计作品中会使用繁体字。在字体排印、视觉传达、阅读性等方面而言,简体字与繁体字之间有什么差异?

 

赵清:其实国内的正式出版物要求使用规范汉字,一般不用繁体字。我作品中的繁体字只是作为一些图形来运用,它们已经不能算作是单纯的汉字了。现代字形的简化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传统汉字之美,所以在大环境下我会尽可能地通过一些呈现,去回归繁体字的丰富形态。

 

4

 

中国的设计师大都热衷平铺直叙,而国外的设计师更喜欢用一种跳跃性的片段闪回,类似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去编辑。我认为这是中国设计师所缺乏的,哪怕东方的形式与脉络在编排方面更加繁复,但在编辑体系上我们还是需要向西方学习。” 

 

 

三度:您的设计作品充满浓厚的“中国风”。在您看来,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体系下的书籍,和西文图书在设计上,有哪些明显的区别?有哪些以东方文字为载体的书籍让您印象深刻?

 

赵清:如果放眼到世界范围内的图书设计状况来讲,外国人眼里的中国设计是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东方特征的,它跟拉丁文字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形态。打个比方,一个外国人排中国汉字,就像我们去排拉丁文字一样,也许实现了形式上的美感,却因为缺少了一些理解层面的东西作为介质,而丧失了某种意识和灵魂。但西方人很擅长讲故事。在大的体系下,这是我们所缺乏的能力。中国的设计师大都热衷平铺直叙,而国外的设计师更喜欢用一种跳跃性的片段闪回,类似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去编辑。我认为这是中国设计师所缺乏的,哪怕东方的形式与脉络在编排方面更加繁复,但在编辑体系上我们还是需要向西方学习。

 

中国大量的古版书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感触,比如明清的雕版印刷书。但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民国时期的作品,因为在那个时期里,西方与东方同盘杂烩,传统和现代藕断丝连。在新旧交替的夹缝中所产生的很多设计美学都非常值得考究。

 

▲ 海报·《未知城市》

 

《未知城市》从城市文化角度出发,立足于建筑本体与当代艺术,勾勒笔触,搭建出空间中的汉字“未”的形态,赋予“未知城市”以哲学创想与价值思考。整体设计通过线条与色块的叠印交错与无限延伸,呼应“未知城市”的理念输出——城市的确定性将有可能被未来彻底打碎。整张海报于平面映射空间,既呈现了一种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城市的模糊定义,又构筑出一个无限而丰盈的想象世界。

 

5

 

有声书籍是一个全新的诞生,让人享受了科技发展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对于传统就是一种挑战。每个人追求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所以两者和而不同,各自生存。”

 

 

三度:在2019巴黎书展上,有声书籍逐渐成为欧美书籍市场的流行趋势。您认为这个趋势是否影响到传统书籍设计?您认为设计师在设计一本书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考虑这本书在电子屏幕上所呈现的版面及其给读者带来的阅读体验?设计师要如何面对这个挑战?

 

赵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是传统书籍影响了电子阅读的方式,而不是有声书籍的出现影响了传统的书籍设计。有声书籍方便快捷,却缺少了纸本应有的质感,电子屏幕也无法代替字体印在纸上的细腻程度。电子阅读会让信息变得更加触手可及,不受时空限制,但在我们一直大力倡导返璞归真的今天,电子阅读也在尽量去还原纸质的优美触感,目的是更加贴近真实的读书感受。有声书籍是一个全新的诞生,让人享受了科技发展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对于传统就是一种挑战。每个人追求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所以两者和而不同,各自生存。

 

6

 

《文字设计在中国》的诞生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不仅开启了一场文字世界的全景,也为中国语境的发展铸造了无限可能。”

 

 

三度:作为最为重要的参展人之一,本次《文字设计在中国》书籍的出版带给您怎样的感受?

 

赵清:这是一本为中国TDC做的书,在我看来一件开创先河的事情。这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的设计现状,也比较全面地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在字体应用方面的风貌,为当代文字的探索与发展提供崭新的思考。所以它的诞生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不仅开启了一场文字世界的全景,也为中国语境的发展铸造了无限可能。

 

 

《文字设计在中国》

 

三度:面对新时代,请您给即将进入设计行业的年轻人一些建议。

 

赵清:找准自己的定位,这是最关键的。无论你是想把设计当做一种商业手段去赚钱,还是仅仅为了谋生,或者一心是出于热爱,你都需要找准这个点,去支撑你从事设计行业。做设计其实是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没有人能一蹴而就,一定要多去尝试。心态也很重要,好的心态等于是成功的一半。另外,耐心和勤勉也是做设计所必不可少的。

 

 

本期嘉宾的访谈到此也接近尾声,感谢每位读者的支持,希望新书和China TDC全新专栏能够带给你们新的思考角度和启发,欢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与我们分享您的想法。China TDC Talk下一期将对话知名设计师李少波先生,敬请期待!

 

 

 

China TDC

《文字设计在中国》

正式发售

 

本书由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出品,全书装帧设计由知名设计师潘焰荣先生操刀,主编团队由许礼贤先生、刘永清先生、张昊先生担纲,邀请了王绍强先生、蔡仕伟先生为特邀编辑,以极尽苛刻的标准,将400多件重量级佳作,呈现为一本美轮美奂的书。

 

 

上新价格

本书定价398元

上新价238元

 

**

拍下24小时内发出

 

购买方式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购买

 

 

 

 

 

 

 

 

China TDC - 文字设计在中国
Typographic Design in China
系列活动组委会

 

总顾问 

李小甘

\

总策展 

韩望喜 / 许礼贤

\

执行策展 

邓远健

\

策展团队 

刘永清 / 宋博渊 / 郭东 / 管普查 / 张昊 / 曾令波

\

论坛策划

宝斌

\

论坛特邀学术顾问 

王粤飞 / 柯炽坚

\

论坛策划团队

宝斌 / 梁佳 / 赖映南 / 邓海桂 / 汪松

\

文献展特邀策展

蔡仕伟 / 应永会 / 张弥迪

\

组委会

许礼贤 / 宋博渊 / 郭东 / 管普查 / 张昊 / 曾令波 / 邓海桂 / 邓远健 / 顾正友 / 鲁晓勇 / 梁佳 / 汪松 / 王江涛

\

执行团队

汪松 / 邓海桂 / 鲁晓勇 / 梁佳 / 王江涛 / 廖波峰 / 赖映南 / 林楚微 / 程雨濛 / 李嘉欢 / 蒋述友 / 吴珂 / 叶豪华 / 钟愉

\

学术委员

王粤飞 / 陈绍华 / 韩家英 / 毕学峰 / 张达利 / 黑一烊

\

顾问

龙兆曙 / 董继湘 / 孔森 / 韩湛宁 / 马深广 / 曾军 / 冯志锋 / 杜峰松 / 朱德才 / 刘永清 / 宝斌

\

展览/形象设计 

邓远健

\

主办机构

深圳设计周组委会

\

承办机构

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

\

指导机构

深圳市设计之都推广办公室

\

协办机构

深圳市设计之都推广促进会

深圳市南山博物馆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北京汉仪科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多媒体行业协会  SMIA

\

支持机构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深圳慢物质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深圳前海飞鸟集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深圳联合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市云泰达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魔力映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深圳众影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玉嘉华实业有限公司

AWJS音符葡萄酒

东莞市悦声纸业有限公司

深圳市和谐印刷有限公司

斯达高瓷艺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

支持媒体

《艺术与设计》杂志

《包装与设计》杂志

《Design 360°》观念与设计杂志

《BranD》杂志

古田路9号 www.gtn9.com

陆俊毅_设计现场

LuJunyi_Design Live

AD110 www.ad110.com

AD518 www.ad518.com

站酷 www.zcool.com.cn

视觉中国 www.shijue.me

设计在线 www.dolcn.com

中国设计之窗 www.333cn.com

亚洲CI网 www.asiaci.com

Rologo标志共和国 www.rologo.com

设计青年 www.design521.com

艺酷 www.eko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