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DA 能量秀 | 麦观林:理想设计 携手生活

2021-03-12

 

 

SGDA携手品牌创意/版权保护平台古田路9号,启动持续性的会员专访——【SGDA 能量秀】,聚焦“SGDA会员”这一当代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设计师群体,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展示当代设计师状态,全面呈现其在工作、生活、创作等各方面的真实面貌、经验与态度,深入挖掘并输出这个时代正在缺失的宝贵能量,并为行业从业者提供有实际意义的参照与启发。

 

2020年能量秀小组开启线下采访模式,我们希望通过面对面的聊天,让每一位SGDA受访会员把自己最真的视角、最想要克服的问题和已然拥有的自我领会全然释放,进而产生更多有趣有能量的话题共鸣。对生活来说,总是鲁莽优于沉寂、期望大于现实,我们摒弃千篇一律的教条方式,去贴近更真实的生活本体、直面问题本质。通过一次次的采访,勾勒出那个模模糊糊的大地——处境的相似与联系。相信最终我们会更新对这个世界、这个行业,以及对“我们”的认识。这里有生活与梦想、确定与不确定、困惑与希望,也有最温暖的真实。2021年,能量秀小组&可爱值飙升的新版能量BB继续展开采访之旅,在这个专属SGDA会员的发声平台,我们期待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

 

 

创立联禾嘉远设计,任设计总监,从事品牌设计、广告推广、企业文化、书籍装帧等平面设计工作。

 

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展、深圳设计周、SGDA25周年特别活动2020-2021SGDA展等;有部分作品获得:2016深圳国际海报节银奖;2016玻利维亚国际海报双年展入围;2017香港国际海报三年展两项入围;GDCAward1 优异奖;GDCAward19优异奖;2018日本富山国际海报三年展入围;2020俄罗斯金蜜蜂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金蜂奖… …

 

如果你问起如何保持持之以恒做设计的这份热情,麦观林身体力行解释着学习是有效手段。在设计和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探寻着新鲜感发现新事物,对于设计的信念和初衷,也支持着他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获得更高的审视尺度,这让他的作品总能让客户拍板叫好。学习让他从来都无惧客户审美的提高,他说:“要站得比客户高的地方做设计”,永远保持初衷前行。

 

从毕业以来就在深圳打拼,一路走来,麦观林这样感慨道:“设计师生活在这快节奏的城市,仍然要安静下来做好为初衷的每一件设计,面对现实,要有计划的去迎接。设计与生活虽有度,创造却无限;个人虽精美,团队却光辉,我们都需要去包容。设计师在深圳,心怀理想携手生活去做设计的占大多数,大家都在坚持。不以生活为借口、不以设计为目的,坚守好作为一名设计师的责任。”

 

 

 

 


 

 

 

心中可能有一万字要喷出来

做成一幅画面。

 

 

SGDA:
聊一聊您的经历吧,你本身就是学设计吗?最初是因为怎样的兴趣而选择了设计呢?
 
麦观林:

在校学习的是工业美术设计专业,那时候未能接触太多设计学科的知识理论知识,接触社会实践设计不多,所以每学期会自费购买一些设计刊物看。

 
快毕业的那年,印象最深的是视觉传达这一门课程,受到老师很大的启蒙。于是毕业作品做了一套包装设计,当时还为这个包装设计做了一本作品集,全手工装帧的,作品以胶卷相片方式贴在里面。这一年,专注与兴趣相伴着我,在2004年毕业离校后,就来到深圳找工作。
 
▼毕业设计作品集

 
SGDA:
当时怎么会选择来深圳当设计师呢?

 

麦观林:

当时我比较热衷于设计,经常会买一些书籍看,对深圳设计师大概有一些了解,那时候已经知道协会和协会的前辈了。2003年的某天,我慕名来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看了一个协会的GDC03展,03年是咱们协会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那天上午我从广州坐车来深圳,下午才到深圳的关口,到了关口之后却因为没有边防证,站在关口的广场,被黄牛坑了50块巨款(学生的我在当时真的是巨款了)办了个证才进去的,可惜到了关山月美术馆已经进不去了。

 

当时深圳的设计氛围已经很好了,但是看展还没有现在那么容易,所以这个遗憾一直放在我心里。于是04年毕业的时候,我就决定过来深圳找工作,我来的时候全班也就只有我一个人过来。

 

▼GDC03展,在关山月美术馆门口留影

 
 
SGDA:
可以和我们聊聊在韩家英设计公司的经历吗?您认为在韩司期间所学并且受益至今的东西有哪些?
 
麦观林:
2007年有机缘收到韩家英设计公司的面试通知,记得很清楚经过一整天的应试,从面谈、电脑做题、再面谈、再到人事面谈,整个过程是严格的,最终录用,入职时间是2007年4月8号。
 
工作期间跨地域去配合上海公司,北京公司项目设计运作,体会到大的设计公司系统运作的重要性,又能在韩家英老师对项目核心指导下发挥统一作用,从大方向创意,再细致到每小项设计无微不至的指导,线条的粗细、字体的大小间距等专业的苛刻,这些是非常考验每位成员的对专业的意志和及时应对能力。我的专业也是从这些大的小的点滴时间积累起来的,至今难以忘怀、一直受益。我是2015年4月8号正式离开韩家英设计公司的,是人生中很有意义的一段经历。
 
▼于韩家英设计公司工作期间

 
 
SGDA:

来深圳的过程中您有没有遇到一些觉得坎坷的时候?

 

麦观林:

 

真有段时间是比较坎坷的,因为现实与工作的冲突,反差很大。

 

离开韩家英公司后,我的小孩出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照顾家庭,特别是小孩刚出生那段时间,作为父母亲都很累的。然而工作也不能怠慢,这段时间比较艰辛的。

 

现在时间上有了很大的新规划,小孩上学了,我有很多时候陪伴小孩上学放学,所以这样也跟着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间,有时候工作得比较晚。工作时间被分散掉,也是我考验工作与家庭的挑战。坎坷,是我们人生的经历。

 

SGDA:

您入行以来,回顾自己走过的路,觉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对设计的心态、对设计的目标有哪些变化呢?

 

麦观林:

我感谢老师传授我知识,我从2004年毕业后只身来深圳找工作,一路很幸运遇到了多位BOSS,是他们让我可以坚持在深圳这个城市做设计。每一个地方都是盛情的包容,从交学费学设计到老板帮我们交学费做设计的转换,仍然教会我如何做好设计。知分寸,懂美丑,懂得设计的责任重要性——排版再考究点,教会我要专业;多跑下现场,教会我为客户解决问题、换位思考;多看书是教会我懂得要学习,要站得比客户高的地方做设计,而不是被客户把我们设计了……虽然艰辛,但信念、有初衷、让我保持这份热情持之以恒地做设计。

 

感激一路陪伴奋战的所有伙伴们,他们都是我成长中美好的回忆,或仍然陪伴着我继续在设计行业进步,各有西东。也有同在行业协会为设计事业推进,仍然是一个团队。交流专业、互吹互捧、互助互损、严肃活泼、紧张团结,那么美好。或许离开一个成长多年的地方,心中可能有一万字要喷出来做成一张海报,这些都是多么难过而美好。

 

▼方圆海报

 

 

当适应了颠倒的一个日月星辰,又到而立之年,生活与家庭已占去设计一部分,生活与设计是成熟的象征,又遇上信息媒介的转换,发现了新鲜事物,又感兴趣去学习……学习进步可能是我们最大的贪婪,但又在我们职业道德之中。尊重付款给你的客户、相信自己的专业,始终保持每次出品要让客户看到设计的心思,最起码要交个让客户眼前一亮的稿子吧。客户在不断提高审美,而我保持初衷继续前行。

 


 

 

 

好的设计总有调整不完的状态。

 

SGDA:

平时经常会做个人创作设计吗?一般什么样的内容能够让您有冲动潜心创作呢?

 

麦观林:

我把个人创作视为设计实践的一部分,平时应对工作质量的挑战也尤为重要,二者都起到促进作用。生活中会有很多创作思维,是用笔记簿快速画草图纪录下来,草图纪录有助于成熟主题作业时发挥作用,但不会没有目的地把草图思维都电脑化,那样就太多太累了。

 

平时还会关注一些设计赛事或主题赛事,会衡量时间,积极参与。商业与学术实践,都是设计师可作交流,自己认为有意义的,都会专注去做。

 
SGDA:

像您这样坚持自己做设计创作的人很少了,您觉得设计能够做一辈子吗?

 
麦观林:

我现在的年龄在国内外应该是年轻设计师。一个年龄段,都会面临很多生活现实的问题,但我没有放下,保持同步学习的态度。

 

首先能让人一直走下来的,肯定是自己的精神意志,坚持创作其实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神去堆积起来的。我感觉现在的设计生态还是非常尊重和包容每位设计师的。所以我就觉得还有点设计理念,还有精力去做设计的话,仍然是坚持。

 
SGDA:

您是如何把握生活现实和设计创作之间的平衡的?会为了拿奖做设计吗?

 

麦观林:

我记得和香港黄炳培老师以及我们协会的赵清老师谈话,可以感受到他们对设计的初衷没有改变,对待设计十分纯粹。我当时问炳培老师:“作为一个年轻人,有了家庭之后生活与生存经济、时间成本会加大,这种情况下我没那么多精力去做设计了,怎么办?”他回答我说:“这些都不重要。还是回到设计的本身,处理好每一件事情就够了。设计没有大项目与小项目区分,大设计小设计全心投入,都是作品。”

 

 

我不是专为了去拿奖去做设计,前提是先把设计做好。客户满意,我也满意。

 

SGDA:
若是在没有外界把关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创作,会导致作品一直处于调整状态,您是如何处理这一情况,或者说,作品的最终成果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会让您自己满意?
 

麦观林:

这种情况确实评审也帮不了忙。我的设计创作有商业和非商业两部分,不忙时我会利用时间看书、设计资讯等,不断提高自己的审视尺度,懂得用我们大众的眼光去互透。

 

商业设计我一直追求一稿让客户拍板叫好的状态,然后伴随着这案例在市场更新优化甚至火热,这需要日子一直处于调整。

 

最近在尝试创作一套字,开始在笔画上调整了多种细节的变化,拼字时有了多个对比,调着调着就有了一款很有感觉的。因为投入,满意与否自己是有定量的。已经满足创作初衷条件了,再深化。用了不少时间调整并转化到更多的应用中,甚至商业当中来,去证实作品的成熟状态,这应该就是好的设计总有调整不完的状态吧。

 

SGDA:

作为亲历者,地产广告行业如今有何变化?比如客户需求、业务结构、整体态势?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麦观林:

我觉得这些是经济问题,房地产是经济一个加速器,近年更快。曾参与过地产推广设计工作,设计与客户销售不变,明显变化的有推广媒介,因为我们阅读方式在转移,从报纸广告转到侧重移动端,大部分需求者都忙着工作赚够首付赶快上车,而没有太多时间停留在欣赏一期创意的概念稿,推出一款销售计划到发布,实质是很短的时间。在推广设计上,非常考验设计师的应对能力,设计师要把控出品,和信息时代的设计思考。

 

▼中海物业方案稿

 

SGDA:

您涉足多个设计领域,业务越多元化,是否担心您的设计精力被分散,会如何避免呢?

 

麦观林:

我的设计工作相对专一,以平面设计为主,多元的业务会接触各种不同行业。每一个行业领域,通过与客户沟通,到投入兴趣认识新的领域知识,都使我进步。可以快速与客户相互达成共识再到明确需求,因此有助我利用好时间把事情做得更好。

 

每个项目我都会有时间计划,分好轻重缓急,我习惯了不用一个集中时间内完成某个核心单元,可能会穿插一些小分项在里面,同时能让核心单元在设计上有个时间沉淀,也不会耽误小项的进行,这是我把握好时间和作品质量的一个方式。

 

▼之间海报

 

SGDA:

从专业的设计师角度看,您觉得应该怎样向广大民众普及设计文化?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及设计师本身应该如何引导民众关注设计师及其作品的价值?

 

麦观林:

设计师也是广大民众的一员,这样的互换立场相对会清楚。我们从学习设计专业到从事设计职业,一路来先是树立起设计师角色,坚持并努力创造好自己的作品尤为重要。有关注到政府对创意人才设立多类奖章及资金扶持政策;行业协会举办专业大奖赛奖励杰出的设计师和作品;企业需要设计好的品牌及产品转化经济效益。政治、教育、经济这些都是能引导设计价值的,设计师应用作品去驱动这个多循环的价值,自然也会带来关注。

 

SGDA:

面对目前设计行业现状,您想吐槽哪些方面呢?

 

麦观林:

吐槽这个词在很多方面都有可能。但设计批评专业具有推动进步的力量;吐槽则没有标准,因为有负面也有偏向的可能,所以不太愿意去吐槽哪些现状。做好自己就好,有了标准,信任自然会积累起来,设计师做设计都希望设计获得好的标签。

 

SGDA:

可以和我们聊聊您获得第十四届金蜜蜂平面设计双年展金蜂奖的作品“客家印象 Hakka impression”吗?

 

麦观林:

“客家印象 Hakka impression”是一项以“客家 Hakka”为主题的海报设计邀请展,通过视觉传达客家文化的更多可能性。我并不是客家人,但有兴趣当成一个设计事项去做,探索一些潜在客家文化符号,从模糊,到深远,再到零碎的发现。与我们去认知是一样,视为一面镜,去探索多少,就会认知多少,甚至更多。

 

▼客家印象 Hakka impression

 

SGDA:

您有比较喜欢或者敬佩的设计师吗?有自己比较青睐的设计风格吗?

 

麦观林:

长岛里佳子。

 

长岛里佳子&代表作

 

在线科普:长嶋里佳子(長嶋りかこ, Rikako Nagashima),1980年11月11日生,2003年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10年获得日本JAGDA新人赏,35岁入选AGI,成为最年轻会员,被称为“日本当代最会设计的女设计师”。*资料来源于网络

 

SGDA:

和我们分享一件个人或团队的近期案例吧。

 

麦观林:

最近完成一个轻饮店,“喜莱”,老板并不是刻意将名字接近其他饮品品牌。是因为在门店在罗湖区欢鹏希尔顿酒店门旁,是呼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意。整体营造一种轻奢,典雅的环境气氛…… 面包和饮料不错。喜欢的朋友可以过去尝试下。

 

▼喜莱

 

 


 

 

 

我们的工作很简单,

解决问题并一起说声:“漂亮”。

 

 

SGDA:

您目前设计工作的重心是在哪一方面呢?

 

麦观林:

目前品牌设计的事情居多,利用很多时间探索如何把设计做好。过程会有设计师协助收集资料和配合设计延展部分工作。整个过程由我消化信息,然后把核心设计出来并推进完成。

 

每个项目基本我都亲力亲为,前期有商务洽谈、资料整理、出设计方案再到提案沟通。大部分时间在主创设计方案,沟通固然重要,但设计质量是我要做到的核心重点,包括到后期执行的材质跟进。

 

▼鑫晨阳纸业-四季五行海报-合

 

▼鑫晨阳纸业-四季五行册子

 

SGDA:

您在运作工作室过程中,何时遇到亟需转型的时刻?最大困难是什么?

 

麦观林:

我工作室运作很简单,一直学习如何把平面设计业务做好。比较珍惜获得的每个项目,也坚信自身的专业范畴,目前这模式相对平稳。到亟需转型的时刻,未曾深入思考过,即使有,也是传统平面设计面临着多重转换,媒介转换就是一种。但我愿意更新学习,利用好媒介的优势而转化给客户及市场带来更多的体验。所以相信是一次次的新的挑战,投入兴趣去做好并交出来,自然能有所持续。

 

SGDA:

从设计师到管理者的角色,您在管理和培训团队上有什么心得?最喜欢自己扮演的角色是哪一个呢,为何?

 

麦观林:

我坚持以设计师的身份会称意些,因为尊重设计师的创造源泉以及全程把控成果。我真正担当管理角色是在创业以后,提倡设计品质就是最好的管理,所有项目我都要亲力亲为,要给设计师培训专业常识,分配工作、时间跟进、把控设计出品,再到提报设计等。以设计出品作为管理目标对小工作室相当有利。

 

试想一下,设计师收到设计任务,心有万马奔腾般的创作激情,也呈交出理想的稿子,结果初稿确定后,就被分配到另一小组设计师手上做执行延展,不加管控将是很糟糕的事。

 

▼工作室环境图

 

SGDA:

接到项目之后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享一些好的习惯或者经验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地把握客户需求,将其通过视觉语言表现出来?前期的沟通应注意哪些?

 

麦观林:

通常与客户建立在诚意的基础上展开工作。我们习惯一、开始洽谈,了解客户对这项目的真实内心,设计要充分展现专业知识;二、访谈,听客户对品牌或产品的愿景(属性判断视觉设计调性);三、是资料收集;四、是内部整理报告;五、是沟通报告,这时会提供同类案例的分析,对下一步设计有助自身的准确性;六、是出核心设计方案,出设计方案参考最多的是品牌或产品属性知识层面,并未多少参考设计形式。提交方案会有主推带两款助选;我们也有过通电话就确定的,是取决于有了很好的磨合。

 

SGDA:

您个人是否有偏好合作的客户类型?对此是否有一些具体的标准?

 

麦观林:

选择合作客户是行业的重要话题。大部分人是综合自身实际情况而定,因为包含了很多不同的标准。我遇到过有大致两类的客户,客户1看待设计价值不高,沟通成本搭进去了,拟定合同阶段才知道客户是在对比价格参考……客户2预算确实跟不上我们的价格标准,但又非常诚心要交给我们设计……甚至有客户3……因此我会衡量时间、场地、人员、等标准,以及对项目是否产生兴趣。我个人比较喜欢真诚的、与我达到共识并尊重用设计解决问题的客户。

 

▼中海物业子品牌-enjoy颂系

 

SGDA:

与成员合作,相处的过程中,有遇到什么令您记忆深刻的事情?

 

麦观林:

我们工作很简单的,解决问题并一起说声:“漂亮”,过程多曲折也是成长。树立标准是我坚守要做好的,建立团队目标是我无私把事情拉大家一起做,充分信任每位成员的专业职责,也完全放手,不想某一成员平庸。但有准则,真诚做好本职范围工作就好,无私心。团队的信念与价值观很重要,要不然走得很艰难,甚至经不起考验,这是我建立团队会遇到挑战的问题,时刻在思考。

 

SGDA:

可以聊聊您认为最为满意的商业作品吗?分享一下这个作品背后有哪些故事?

 

麦观林:

“友好生活”是新疆友好集团打造的新零售年轻超市服务体,年轻新型生活的典范超市。2018年友好集团委托联禾嘉远设计(乌鲁木齐、深圳)打造品牌设计,双方沟通品牌设计前,客户已经完成了市场战略及调研报告,我们乌鲁木齐成员负责主要的沟通对待,深圳成员负责主要设计。从标志到vi的完成,我们与客户都进行得非常顺利。总结项目,在商业案例中良好的沟通非常重要的,客户也非常明确需求,而且尊重设计带来的价值。生意与设计是相互尊重,创造共赢的友谊。至今,“友好生活”在乌市逐渐发展数十家加盟网络。

 

▼YO+友好生活

 

SGDA:

面对当下新媒体传播形式,是否有遇到无法解决的设计需求?

 

麦观林:

会有遇到,在展开业务洽谈的前期会沟通好。指个比例:一套品牌洽谈涉及到自媒体传播,或需求有后台数据,数据是另一个专业领域,但又属于品牌设计项目之中,此时我们前期坦诚沟通,但客户往往会选择设计为主导展开外援团队的支持。

 

SGDA:

您在团队中会如何培养新生人才? 在挑选成员时,比较注重他们身上的哪些素质?

 

麦观林:

在工作中我喜欢抛出一些话题,不局限某领域,或热门新闻都可以,与团队产生共鸣,进行平等讨论,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新成员善于沟通。偶尔会讲一些我的经历,希望得以帮助他们能从容看待事物和每个阶段的成长,进行鼓励,工作中积极给予意见,在操作中结合意见去领悟,鼓励成员有好的作品呈现。工作之余或生活,常利用时间带上他们去看展览。无论成熟的成员或新的成员,真诚、善良作基本;爱沟通、认真做事、有爱学习态度的都喜欢。

 

 

 


 

 

 

 

很喜欢听到删除垃圾桶文件的声音。

 

 

 

SGDA:

闲暇时,喜欢如何放松自己?

 

麦观林:

遛娃。

 

▼遛娃ING

 

SGDA: 

在生活里,有哪些有趣的记录方式?

 

麦观林:

陪孩子学习新的运动技能,并用手机拍录下来,享受这个过程的快乐;每月建立一个图片文件包,依月保存。

 

▼和孩子在一起的日常

 

SGDA: 

是否遭遇过创意或者想法枯竭的时候呢,是如何调整与突破的?

 

麦观林:

生活中解决。每个阶段都有这类情况的,没有成家前,我有很多的时间去翻阅专业书籍、看展等,一个单向思维,试图得到更多的灵感启发;有了家庭后,部分时间在生活上,包括很多家务的事都参与,陪孩子成长,自己翻书的时间也少了很多。

 

但发现生活也会给设计带来很多新的不一样的想法,超出单身时未能遇到的启发。设计师需要多体验生活,大概就是这个缘故吧。

 

SGDA:

工作中有没有一些自己的小习惯,平时通过什么渠道积累创作的素材?

 

麦观林:

我喜欢工作桌上整齐地堆放几本新买的书籍,摆放数支彩色的笔,笔记本上每一周列出事情内容,随身上下班带着,随时可以紧急记录和看事情任务。保持电脑里的桌面干净,很喜欢听到删除垃圾桶文件的声音。每天对电脑工作想放松的时候,随手无目的地翻阅一下桌面的书,也可以当作找灵感吧,但我喜欢在做平面时翻一些非平面的书籍,平时看看网络,觉得好的我会收藏下来,而且在收藏包里分好类,弥补很多书籍未能发现的作品,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喜欢收集一些创意类的摄影图片。

 

▼收集的创意类摄影图

 

 

SGDA: 

您有什么建议可以提供给刚入行的设计师呢?

 

麦观林:

关注到近年设计大奖赛,很多在校学生作品都很棒,背后离不开专业教育,导师的悉心指导。到参加工作时,渗入的东西可能会复杂些,非常考验个人的接纳能力。我在刚入行工作的时候,也经历过一段时间适应期。利用周末时间看展览、逛艺术书店,积极去听专业论坛和讲座。其次多翻阅专业书籍,浏览设计资讯,同步动手能力与审美能力的提高。

 

无论怎样,坚持着这份专业初衷,保持接受新鲜事物的兴趣,时间会证明进步。

 

 


 

 

 

最具标杆的华人设计,

立足国际化专业协会名列。

 

 

SGDA: 

您最初是怎样接触到SGDA?是否有故事可以与我们分享?

 

麦观林:

2015年创建设计工作室后,非常注重与业内设计师朋友交流,有张卫民、廖波峰、赵超、程晓炳等多位很棒的朋友,经常在一起参加设计活动,也在设计群里添加一些设计朋友保持互动,去拜访一些优秀的设计团队。三度礼贤设计公司给我很大的鼓励,还有王江涛老师的推荐,于是在2017年诚意申请加入SGDA,但第一次申请却落了选,未能通过。第二次于2018年重新调整作品集,加入新的作品案例后最终通过。

 

▼和协会的好友合照

 

SGDA:  

对于SGDA的未来发展,您有什么期盼与建议?

 

麦观林:

期盼看到很多牛逼作品和牛逼的人逐年增加,通过SGDA专业的审视,激励更多优秀的作品出来。捍卫SGDA的魅力,以专业为准则,推进设计进步。最具标杆的华人设计,立足国际化专业协会名列。

 

SGDA:  

您曾经和许多SGDA设计师有过交流,最为深刻感触的交流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麦观林:

有长辈设计师的真诚建议,专注做好一件事,简单的也可以做成一件牛逼的作品。不紧不慢,也不要停,相信会有满意的成绩单出现。与同龄层的设计师交换看法中了解到,我们生活在快节奏的城市,需要经济推动社会进步,不如说设计是推进GDP一份子吧,但设计师仍然要安静下来做好为初衷的每一件设计。

 

既然逃避不了现实,就需要有计划的去迎接,衡量生活与设计之间的度是个人的状况而定的。我们都是心怀理想背着生活去做设计的居多,在坚持。但不能以生活为借口,不顾设计。设计与生活同在,我们都需要动力去包容。

 

SGDA:  

协会的制度、运营模式都存在哪些问题?您认为该如何迭代?

 

麦观林:

协会秉承优秀传统和专业精神,坚持专业的品质追求和学术精神,积极推动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尊重每一位会员的同时让会员分享协会的荣耀、并努力成为观念开放和领先的学术研究者和专业实践者,双年举办一届GDC设计大奖赛,及举办国内巡回展等一系列高水平的展览,还组织出版画册、年鉴和刊物,都是协会拥有的Riches。坚持与时俱进,传承的这一道光就会永恒。

 

 

 


 

 

 

以上内容由SGDA与古田路9号联合报道

 

 

 关于SGDA 
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成立于 1995 年,是国内首个非牟利的平面设计专业组织,旨在展现杰出的设计成就、鼓励和促进专业创作和探索的学术精神,推动社会对设计的关注和平面设计发展。促进协会和国际专业机构的学术交流。协会尊重每一位会员的同时让会员分享协会的荣耀、并努力成为观念开放和领先的学术研究者和专业实践者。
 
 关于古田路9号 

品牌创意/版权保护平台,于2005年7月创立,以探讨专业品牌创意为基础内容,致力于打造中国最知名的版权保护专业品牌创意网站。9号旗下还有总标头(知识产权平台)及掘物(创意电商平台)等。

官网 Web|www.gtn9.com

 

 
SGDA秘书处
电话 Tel 丨0755 - 8860 6391
邮件 E-mail 丨gdc@sgda.cc
官网 Web丨www.sgda.cc
微博 Weibo 丨@GDC平面设计在中国
微信 WeChat丨GDC-1992
 
SGDA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合作意向,请给我们写邮件吧:)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1TUzdfITSDKNeM6Spwt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