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1
2022年能量秀小组继续线下采访模式,我们希望通过面对面的聊天,让每一位SGDA受访会员把自己最真的视角、最想要克服的问题和已然拥有的自我领会全然释放,进而产生更多有趣有能量的话题共鸣。对生活来说,总是鲁莽优于沉寂、期望大于现实,我们摒弃千篇一律的教条方式,去贴近更真实的生活本体、直面问题本质。通过一次次的采访,勾勒出那个模模糊糊的大地——处境的相似与联系。相信最终我们会更新对这个世界、这个行业,以及对“我们”的认识。这里有生活与梦想、确定与不确定、困惑与希望,也有最温暖的真实。2022年,能量秀小组&可爱值飙升的新版能量BB继续展开采访之旅,在这个专属SGDA会员的发声平台,我们期待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
设计作品曾荣获多项国际及亚洲奖项,包括德国iF设计大奖,德国红点设计奖,GDCAward平面设计在中国奖,台湾金点设计奖, SDA2019 深圳环球设计大奖,深圳创意设计七彩奖,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展,中国设计大展,全国平面设计大展,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展,设计之都包装设计展暨第八届“深圳之星”大奖,曾负责GDC2018 全球巡展主视觉形象设计,作品刊登APD亚太设计年鉴、创意呈现设计年鉴等。
—
当今国际设计圈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立足中国市场,放眼国际舞台,那些善于把握机遇的中国新锐设计师们,正在获得前所未有的“高速成长”机会,这其中非常亮眼的一位,就是90后的吴杰勇。
如果说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手捧多项国际奖项的年轻设计师,没有比「酷」更适合的了——从时装周、书社到街舞社,跨领域专业解决设计问题;不断地探索和追求,这是他对设计的诠释;豁达清醒和对未来的无限畅想,是他对生活的态度。在他身上,你看不到条条框框的束缚,“如果现在框定了未来,那不是很无趣吗。”本期人物专访走进吴杰勇,去感受看似开挂式的人生经历背后,那些让自己不断汲取和成长的故事。
成长,
就像是脱水的过程。
和我们聊聊您的经历吧,您是如何进入设计行业的?
吴杰勇:
小时候我的成绩是家里最差的那个,到了上初二那年,我爸问了我一句:“儿子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想过做什么工作吗?”我那时心里一颤,“糟了!我不想这么早就去工作。”我想继续读书啊,可是自己成绩又不好,怎么办?于是像开挂似的发奋图强,希望能抱抱佛脚,后来成绩也从班里的中下冲到了前十。
那时候我哥哥是美术生,受他的影响间接培养了我的美术兴趣和功底,再后来也凭借这方面特长考上市里的重点中学,再到大学,选入设计这个专业,慢慢地开始探索这个领域。
您一毕业就进入了三度礼贤团队,在您看来,十年的时光磨炼了自身的哪些方面,不论是技能上或者思维上?
吴杰勇:
我是在广州读的大学,毕业那时候我拿到了麦肯·光明的邀约通知,但最后还是决定来深圳这座城市发展。我当时参加过一个广州的设计师晚会,黑马大叔在台上致辞时讲过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论广州深圳两股设计力量,广州现在是个‘群殴’的地方,深圳是个‘单挑’的地方,我希望不久的将来广州也能‘单挑’。”于是我选择了来深圳。
▼2013年在深圳
刚来三度礼贤设计的时候,我把自己看作一张白纸一块海绵,不断地往里面写东西,不断地吸收和膨胀。当初对设计认知还只是一份平常的工作而已,所以进步很慢,过程里遇到很多挫折之后就开始反思,比如:为什么会天天加班啊?是能力问题还是怎么怎么之类的?我觉得人很奇怪,不抽自己一巴掌是不知道自己会疼的。
我就不断观察贤哥他们的工作习惯和思维,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不同的设计观点,看到他们身上有闪光点,于是自己就不自量力的要跟他们摆在一块作比较,好像还真有点效果,那段时间是进步最快的。
与许礼贤老师共事,给您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或影响是什么?
吴杰勇:
许老师我们习惯叫他贤哥,他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办事很有效率,有条不紊,在设计上他非常倡导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概念,并且要求我们要言行一致的执行,时常会跟我们分享很多心得。我记得开项目会议时他说的最多一句就是“方向明确,目标清晰,检视有力”这十二字真言。后来我还在后面偷偷加了一句:“支持到位”,那时候挺好玩的。
▼在三度礼贤团队的合照(左一为许礼贤,SGDA第八届主席)
您目前设计工作的重心是在哪一方面?今后是否想要学习或加强哪些技能?
吴杰勇:
我没有特定的工作重心,对我来说所有的设计都是一个事情,只是解决不同的问题而已。离开三度礼贤之后我关注了许多以前不曾关注的问题,也在思考作为设计从业者,在当下这样成熟完善的社会分工里,还有哪些方面是设计师应该做而又没被涉足过的地方,如果真有,或许会是下一个突破口,这也需要长期的摸索和尝试。
以前所做的设计有很多的局限性,现在也在慢慢学习提高自己的见识维度,这样才能做出更多好的作品。作为设计师,不管到了哪个层级,要学习的东西都太多了,你比如出来一个新的什么东西,你要及时去了解它,任何行业的前卫资讯都不能错过。
成长像是脱水的过程,把有用的留下来并增强密度,腾空位置吸收更多养分。
SGDA:
作为深圳原创设计时装周主视觉的主创设计师之一,能聊聊作品背后的故事吗?
吴杰勇:
深圳原创设计时装周它是一个推动中国原创时装设计师发展而成立的主题项目。是一个为原创设计师提供定期时装订贷会,时装发布会;服务于买手、时装品牌、贴牌工厂、面料工厂与时装设计师间互动合作的交易平台。
▼深圳原创设计时装周
您提到,您开始关注了许多以前不曾关注的问题,可以简单聊聊吗?
吴杰勇:
早期进入公司的时候为了适应工作,有很长一段时间是昼出夜归,项目多的时候节奏比较快,很少有时间能静下心来。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才这样,身为设计师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日常的设计工作上,而忽略了很多身边的人和事,两点一线是日常,以至于生活的质量不高也并不在意。现在会试着把节奏放下来,调节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吧,同时思考自己的短板和局限,设计师也需要换个脑袋和身份,以不同的角度观察不同的事物,反过来给设计收集养分。
近年来大家都在热论设计的价值和设计的边界,科技在创造新的事物,我们也应该创造新的需求,以前的设计服务大多是跟随需求发展变化,将来会不会是反其道而行呢?!会不会催生出新的业态模式呢?!设计师的身份会发生哪些改变呢?!这都需要我们来思考。
▼亿蜜YEEMEE
SGDA:
人们常说,“搞艺术的人比较感性”,您觉得自己是偏感性还是理性?
吴杰勇:
首先,艺术与设计是有区分的,艺术不受约束,设计需要一根线牵引。
我以前种种的迹象会认为自己就是个感性的人,但后来又发现自己的很多行为明明是理性的人才会有,所以人的感性与理性之分真的会一成不变吗,我现在也不在乎这些了。
不受限制,活在当下。
能否挑一件对您有着特殊意义或印象较为深刻的作品,为我们讲讲它的创作背景亦或设计心得?
吴杰勇:
没有,或者说每一件作品都是比较深刻的吧,因为每一个项目对我来说都是独立针对性的,都会有它们各自的闪光点,我也期待那个有着特殊意义的作品会是怎么样,也许下一件作品会是吧。
▼百盒 TNT
妥协与坚持是所有设计师经常要面对的博弈,对您个人而言,什么是可以妥协,什么是必须坚持的?
吴杰勇:
这是个根本不该让设计师分心的问题,但似乎又是必经之路,就像是个社会问题一样,存在于每个角落,走到哪都能碰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去处理,这毋庸置疑。但是很多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起码花去一半的时间在处理这种问题上。
如果选择坚持并不能让这件事处理得更好,而选择妥协又会让它失去价值呢。
有没有想过我们要去坚持或者妥协的立场它们本身就不是对立的,这些只是我们的刻板印象引发的问题,非要去做选择的话你会发现,其实选坚持还是妥协哪个都解决不了问题,因为那不是根本问题。
▼烁丰科技 GOODWIND
您曾多次获得专业设计奖项,您认为“获奖”,对设计师的职业生涯而言意味着什么或会带来什么?
吴杰勇:
获奖不是设计的目的地,参赛对我来说是认知自己现阶段所处位置的一种方式。对设计师的职业生涯而言,获奖可以说是对某种设计观念的认可,对设计师能力价值的认可。属于一项认证背书和名誉,也会给设计师带来更多潜在的客户。
获奖有时候也是一种压力,因为这意味着你要不断的往上爬,甭管是出于对自己的要求还是社会对你的期待。我鼓励参赛,但不鼓励为了参赛而做设计。
▼Voices Baby
资讯越来越发达,媒介的壁垒不断打破,我们正在迎来一个全息沟通的时代,在这样的趋势下,您觉得平面设计师的作用或存在感是在不断加强,还是不断削弱?
吴杰勇:
这涉及到一个问题,设计师的自我认知,如果简单的理解自己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包装设计师或者UI设计师,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是没有立足之地,也没有竞争力的。
设计师应该是具备很好的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能站在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解答问题,在这种情形下,优秀设计师的作用就会越发显得重要,如果设计这个行业受到了影响,其他行业也同样会收到影响,上下游都一样,我认为这也是一个正向刺激,这时候大家都会开始思考我现在是谁?我该怎么做?我要去哪里?
从您的角度看,现在的设计环境与最初进入设计行业时对比,有什么改变吗,现在客户对于设计的认知是处于什么状态?
吴杰勇:
人们越来越认知到设计的意义了,并且会下意识的去关注它的发展变化。以前文化活动并不活跃,很多信息不对称,设计在普通大众眼里它出现最多的场景是在商业运用上,人们对设计缺乏认知,看待设计只是一个生活用品的附加东西,大家关注的点也不在这上面,不会把它往文化艺术这种属性去想,所以是一个剥离的状态。
▼四面山燕子村富硒农品
而现在大家都会关注到一些富有观念和设计感的东西,甚至很多人会购买大量的“生活不必需品”,设计在人们眼里不再是以前那种意义的存在,实用型消费主义也不再是主流,精神消费、情感消费更能打动他们,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往精神文化层面发展,目前这类消费群体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喜欢感观上能给人一种另类但又不违和的感觉。
在年龄层之间还是有着巨大的差异,以前大部分老一辈客户的选择会比较保守,不敢有太出格的创新,而年轻人则我行我素,尽情地嗨,有意无意的打破了很多固化的规则,反而这种方式还拓展了设计的边界,有时候我也很惊叹一些客户真敢用。有时候我在想,创新就好比如一个不懂老规矩的新生儿,有生命力,不受限制,活在当下。
聊聊您的作品“留白书社”,这个项目对您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吴杰勇:
这是个好朋友的项目,在2020年的时候完成了,开项目会议那天我们几个一起讨论了一下午,终于把名字定了下来。当时在我脑海里就已经把logo设计好,我跟客户好友他们说出想法后,大家都表示赞可,这过程也蛮顺利,好像没遇到多大的挑战,唯一的挑战可能是在想名字的时候吧,要选一个大家都认可而且认为还不错的名字挺难的。
▼想名字时碰撞会议
那“留白书社”这个作品的设计理念是怎么样的,可以简单聊聊吗?
吴杰勇:
留白书社目前主要从事书法古琴教学和书籍文创空间,创始人是三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年轻有为之士,他们未来还会在文化方面有更多的尝试和拓展。
我会比较注意对新事物的第一印象,因为那是最直观的感受,也会是最有效的认知印记。当时我和客户在碰撞会议时想到这个名字我脑海里就飘过一个想法:如果这个logo形象本身就是一种留白的状态,是不是更好呢!这就是“留白书社”给我的第一印象。
如果把“留白”比喻是一道看图作文题,它会让人更主动去想象留白的那部分是什么,就是这种想象和提问的状态,你可以把logo中间白色部分想象是一本书、一张白纸也可以是自己画的一幅画——我希望每个看到它的人都能想象出自己的答案,恰恰这也是艺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在某些层面上需要留下让人想象的空间。留白书社的logo出来之后,目前还没发现有人对它的传阅性提出过质疑,即使有挡掉的那部分也不影响人们对它的正常阅读,这也许是文字的魅力或者是艺术与设计结合的一种状态吧。
留白书社,营造一个时光留白的角落,可以在这里憩息,抚琴练字,品茗读书。
您认为动态画面的加入对如今的设计趋势来说是一种“必然”吗?您如今的工作项目甲方对动态的需求是怎么样的?
吴杰勇:
工具的迭代有助于提高生产力,动态表达也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设计本身就应该整合利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材料,这是它有趣的地方。
有的客户他们是带着这方面需求来找你的,所以他们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合作起来也很顺利,而有些客户他们自己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设计师就要像医生一样诊断出他们的问题,给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他们是相信专业意见的。
您对目前的设计行业有着怎样的期望?
吴杰勇:
我没有什么期望,我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求自己做好每件事,尽量积极地影响身边的人一起去探索,我认为设计师应该主动去创造一些东西,这样能拓宽设计的边界。
如果现在框定了未来,那不是很无趣吗。
SGDA:
在做ADZ舞蹈室这类偏年轻化设计的时候,和以往接触的项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从与客户沟通或者是项目本身聊聊吧。
吴杰勇:
我记得一次开会的时候有被客户他们问到:“你是怎么看待我们这种职业身份的?”有时候我会觉得设计师跟他们也挺像,这条路需要坚持和不断创新、要有热爱又需要思考,他们平时的练舞和训练真的很辛苦,不亚于一位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但他们都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把热爱变成职业。
▼ADZ 舞蹈室
当我问及他们关于命名为什么取这个名字的时候,很有意思的是他们说一次无意之间念出来的觉得Advancerz这个名字还挺顺口就定了(Advancerz是ADZ的全称,名字与英文Advance和Dancer有些许关联)。
我在品牌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他们这种无拘束、开放、自由、随性的心态,也源自于他们对舞蹈的热爱和专业,ADZ的logo形象也是基于这样的感受出发设计而成的。
部分甲方会要求设计师跟随“设计潮流”,您是如何看待“设计潮流”?有遇到这样的客户吗,是怎样应对的?
吴杰勇:
多半的客户提的最多是要国际、大气、上档次!嗯…你懂的。可能这是他们对“潮流”的一种认知吧。我并不提倡跟随潮流而做设计,因为潮起也会潮落,等到退潮的时候你是不是再来找我更新设计呢?
盲目的跟随潮流只会让自己迷失,我也经常跟客户说:“我们做不出一个叼炸天的设计来,那是虚构的幻想,我们只会帮您找到适合您的解决方案,这对贵公司来说是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假大空。”
您最初是怎样接触到SGDA?是否有故事可以与我们分享?
吴杰勇:
GDC11的时候我有机会能参于到布展工作,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设计师,这时候才解到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当时压根没想过能有机会加入这个协会,觉得太有距离了。多年以后,也是贤哥他们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去试试,就有幸加入了,说到这我要特别感谢贤哥他们。
▼GDC in USA
SGDA:
对于SGDA的未来发展,您有什么期盼与建议?
吴杰勇:
中国的设计力量要靠我们每一代人的接力,希望有更多优秀的设计师加入,敢于创新和批判,以更包容试错的态度鼓励和支持后来者。
站在90后的角度来看,怎么样的活动才是会员真正愿意参与的?
吴杰勇:
只要是有价值的,大家都很乐意参加啊。这个问题感觉稍有不慎就会掉坑(哈)
能否能提一个设计问题给下一个SGDA会员?
吴杰勇:
不知道要问什么,放过我吧。
上厕所去!
上厕所的时候你就会啥都想通了。
闲暇时,喜欢如何放松自己?
吴杰勇:
我喜欢看电影和听音乐,电影可以激发人的共情心,把自己带入到另一个观念的世界里,用别人的视角看待事物,这很有趣,往往也会从中获得很多灵感。
是否遭遇过创意或者想法枯竭的时候呢,是如何调节与突破的?
吴杰勇:
上厕所去!上厕所的时候你就会啥都想通了,我经常这样。如果你也遇到这种情况,不妨试试放下手上的工作,上个厕所的时间,减压之后往往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吴杰勇日常
SGDA:
不限于设计领域,您平时如何汲取知识?
吴杰勇:
我从小比较好动,不太能安静的坐下来看书,但如果是很感兴趣的书能看一整天。平时比较多的是上网了解资讯、逛街、探店,还有就是比较喜欢观察和思考问题,比如我去看一本经济类的书里面有一些新的知识点,脑子里自然而然的会跟设计方面关联起来,就会产生某些新的东西,还会解答我一些困扰已久的问题。
对于刚入行的年轻设计师,您有什么建议?
吴杰勇:
不要轻易走别人走过的路,因为很容易掉入别人踩过的坑。
多学习多分享,多和朋友交流。你身边有多少优秀的人,你就会有多优秀。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SGDA:
您平时喜欢听哪种风格的音乐?是否有自己独爱的音乐人?为我们推荐几首歌曲吧。
吴杰勇:
我比较奇怪,做不同的事情时会听不同Style的音乐,比较宽泛,也比较随心情变化走吧,做设计时我会听一些节奏较快的另类音乐。推荐就算了吧,怕你们还没听完就想打我。
不限专业,请为我们推荐一段话、一本书、一部电影或一位您觉得值得推荐的人。
吴杰勇:
我想引用古罗马哲学家圣·奥古斯丁的一句名言:“奇迹的发生并不违反大自然的定律,只不过是违反了我们目前所知的大自然。”
勇敢地突破边界创造奇迹吧。
—
Email:jirowu@163.com
Behance:JiRo Wu
以上内容由SGDA与古田路9号联合报道
2020-2021线下采访花絮
《SGDA 能量秀》已全面发售
抢购价¥119
(真•超值抢购)
▼
购买方式
关于SGDA
品牌创意/版权保护平台,于2005年7月创立,以探讨专业品牌创意为基础内容,致力于打造中国最知名的版权保护专业品牌创意网站。9号旗下还有总标头(知识产权平台)及掘物(创意电商平台)等。
官网 Web|www.gtn9.com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合作意向,请给我们写邮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