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0
从事平面设计二十余年,子辰设计合伙人。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会员、南京平面设计师联盟会员。作品曾入选国内外设计比赛并获奖,其中包括靳埭强设计奖、GDC设计奖、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台湾国际平面设计奖、香港国际海报三年展、深圳国际海报节、日本富山国际海报三年展、俄罗斯金蜜蜂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等专业设计大赛。
—
对于设计,华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他说没有自己最满意的设计作品,“感觉做设计一直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顺其自然的状态”。但字里行间溢出,他的“顺其自然”并不是得过且过,而是在平和的等待和发奋的酝酿中,寻找一种最自然流露的过程。对于生活,他懂得珍惜和享受活在当下的幸福,经营真实自在的生活,“物质生活要知足,做人做事要知不足,专业学习既要知不足也要不知足。”
注重努力和不留遗憾的的过程,有知足者常乐的大智慧。无论是于设计或生活,他的思维逻辑都鲜明地带有“华伟特色”——随性而坦然。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设计更是如此。
您最初是怎么接触到平面设计这一领域的?入行的契机是什么?
华伟:
高考时选择的艺考,当年父亲送我去外地参加美术考前学习的场景历历在目。与我前年送儿子赴杭州学画的经历极为相似。一晃二十余年,顿时感触颇深。回想我的艺考之路,一波三折,最终读了一所工科院校艺术系的装潢设计专业。2001年临近毕业需要实习时居然还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就是“平面设计”,整天稀里糊涂在各种报纸上寻找“装潢设计”的岗位,荒唐至极!
▼高中时代一起学画的同学
正式毕业后,进入了合肥本土的一家广告公司就职三天,因苹果电脑操作不熟练影响设计进度被解雇。之后几年从广告公司到文化公司,再到地产公司,一直从事平面设计相关工作。母亲生前曾形容我这一行为像是不扎窝的母鸡。其实,只想寻一位专业前辈带我入道、领我入行,却总是事与愿违。
▼大学时期
SGDA:
作为一位入行20年的设计师,这一路上有遇到什么难题吗?您保持对设计或是创作热情的动力是什么?
华伟:
毕业后五六年左右一直从事着一些零碎的平面设计工作,如企业画册、内刊、物料,地产广告等等。那个阶段更多关注的可能是偏向广告设计方向比较多些,其实对平面设计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就是每天按部就班完成手头的设计工作,也谈不上对设计有啥热情和动力。做的工作相对比较单纯,所以就不存在什么难题,唯一的难题可能就是觉得缺乏交流的平台和提升的途径。
2014年开始接触书籍设计的一些项目。为了对书籍设计有个系统的了解和认识,于2015年、2018年分别参加了吕敬人老师创办的“敬人书籍设计研究班”和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举办的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书籍设计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的两次短期培训学习,在此期间也遇到诸多良师益友,对自己专业提升帮助很大,潜移默化中也增加了自己对于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2015年在吕敬人老师工作室
▼“敬人书籍设计”研究班第六期学员合影
▼2018年在朱赢春老师工作室
▼2018年在赵清老师工作室
SGDA:
您的作品在很多设计专业大赛上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您是如何保持作品的不断创新的?
华伟:
我参加大赛多数还是以海报为主,侥幸获得了些鼓励而已,谈不上不错的成绩。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发展,大赛相关资讯发达,各种设计赛事层出不穷,年轻优秀的设计师纷至沓来。平时关注并参与一些设计大赛,既能促进专业上的进步,也有利于判断自己的不足以及与别人存在的差距,更能拓宽自己的眼界。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设计更是如此!
▼海报作品:豫见郑州,遇见少林
▼海报作品:三教圣城
▼海报作品:梦想之路
SGDA:
参赛或是入选展览的作品有哪些是让您印象深刻的?创作中有哪些困难?您是如何克服的呢?
华伟:
第一次真正意思上参与大赛是2007年创作的一幅海报《孔子故里·东方圣城》参加了在山东曲阜举办的“儒家文化国际视觉设计大展”,并获铜奖。大赛当时的评委就有SGDA的前辈韩家英老师、王粤飞老师。2008年又创作了“平面话设计工作室”LOGO,参与《第五届APD——亚太设计年鉴》投稿并入选。继而,每年都会参与一些设计大赛,收获的不仅是荣誉和激励,更是在专业上一点一滴的进步。
▼参加“儒家文化国际视觉设计大展”
▼平面话设计工作室LOGO设计
安心工作,顺其自然。
不必刻意迎合模仿。
SGDA:
2019、2020年您的作品《束缚》斩获GDC设计奖以及「靳埭强设计奖」金奖,它是一件非常简单直白的作品,您觉得在什么样的点引起了评委的共鸣?某种程度上它也是您儿子的作品,您与儿子的合作创作中有什么样的收获?
华伟:
设计的过程时而煎熬痛苦、时而怡情悦性。《束缚》算是自己海报作品中设计最快的一件,整个过程记得只调整三四稿。因为画面上的图文都是儿子画的写的,需要反复调整的空间并不大,否则可能就只有保留概念换另一种表现形式。
▼海报作品:束缚
这件作品获得了国内两个比较重要设计大赛的金奖,GDC设计奖和KTK,也入选过其他一些大赛。因而引来了各种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引起评委共鸣的我想应该还是海报所表达的主题和概念比较能够直戳人心吧。本身这件作品就是公益主题,表达内容又关乎孩子成长,运用什么样的概念与形式,当然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和选择方向。
▼GDC2019展览现场
SGDA:
您在做的书籍设计项目主要是以艺术画册的类型居多,这种类别对于设计师来说有没有什么硬性的要求,比如说艺术感、形式感、概念非常强?可以举自己做的一个项目谈谈吗?
华伟:
所做的书籍设计以画展作品集和画家个人作品集居多。如果是综合艺术展的作品集硬性要求会相对比较多,例如成本控制、设计风格、官方意见等,都会制约作品最终的呈现效果。
如果是画家个人作品集,又要看画家本人对设计的趋向和对书籍设计的理解,接受度因人而异。通常是先沟通,或是看画家之前出版书籍的形态,是突破还是提升,取决于书的内容和其他因素。规划好大概的设计方向和思路后,再沟通,再设计。
▼《以印入书 以书入款:阮良之书印论文选》
《以印入书 以书入款:阮良之书印论文选》是近期完成的一部书法篆刻类学术理论专著,该书对传统书法篆刻进行了深入研究。全书约26万字,270余幅图片。书籍整体设计上保持阅读舒适,力求雅俗共赏。该书出版后,得到了作者阮良之先生的肯定和赞许。我想,本书并无特殊的装帧形式和新颖的设计手法,但能得到作者的认可也是另一种欣慰。
▼与阮良之先生合影
《2017 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书籍设计人才培养成果集》是2018年完成的一本书籍。也是先从概念出发,找出参加此次人才培养研修班30位学员分别来自不同城市的地理位置及人数,并将此概念延展到书籍其它各部分。
▼《2017 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书籍设计成果集》
SGDA:
您做设计所坚持的理念是什么?在您看来“好设计”有什么样的评判标准?
华伟:
没有固定所要坚持的理念。设计过程中和客户产生分歧很常见,引用吕敬人老师说过的话是“退两步进一步”。他说一定要认真倾听甲方的诉求和意见,放下设计师的傲慢,因为没有设计是十全十美的。有效沟通,在某些方面做出让步,但在关键原则上要坚持自己。
从设计师角度看,既能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又能得到专业认可的设计应该算是一件好设计,能让客户和设计师双方愉悦已很难得,可遇不可求。
其实,客户和设计师产生分歧主要可能还是源于信任。一旦彼此有了信任度很多问题应该就能迎刃而解。当然,信任度也是可以通过长期合作相互培养。
SGDA:
您的设计作品都非常的有特色,您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设计风格和特点的?
华伟:
没有固定的风格和特点啊,有的话可能也是别人那样觉得。每次接到新案子都是尽量先找寻概念,习惯性的从概念入手。每个设计师在表现形式都上不尽相同,现代的、传统的、实验的……各取所需。设计服务于各行各业,本就应该百花齐放,而不是千篇一律。
“第三届泾上丹青——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举办地为安徽泾县。泾县“有泾水,出芜湖,因水立名。”作品集设计概念就是以“水”和“三”为概念来源。
▼泾上丹青
SGDA:
您有尝试突破自己固有的设计模式,挑战一些不一样的风格吗?
华伟:
前卫的、炫酷的、实验的、甚至反常规的视觉风格不断涌现。对于设计作品总有人觉得看一次耳目一新,看十次似曾相识,看百次审美疲劳。设计师敢于挑战和尝试一些固有设计模式当然是件好事,至于最终呈现的视觉风格还是应该遵循项目本身。如果能在自己擅长的设计语言里做到不可替代同样值得称赞。挑战不一样的风格=拥有挑战的欲望+适合挑战的项目+具备挑战的能力。
▼《向您致敬》入选2021香港国际海报三年展
SGDA:
您对中国传统元素以当代视觉语言呈现在商业设计中是如何看待的?可以以一个代表性作品为例和我们简单说说吗?
华伟:
每位设计师的成长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前一辈设计师及其作品的影响。我于70年代出生,这个年龄阶段成长的设计师会有与之匹配的国内外前辈设计师,受到他们的影响不足为奇。故而,我们这个年代的设计师作品中可能就会呈现一些传统基因偏多。而90年代或00年代成长的设计师因受其影响的人和物都有差异,所呈现的作品风格即然就会不同。当然,这并不绝对。总之,每个设计师所呈现出来的作品一定与其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学习过程、性格个性相契合,不必刻意迎合模仿。
GDC19设计奖、GDC21设计奖的品牌类入围作品《寒谷渡》《浓情蜜意》都是传统元素以当代设计语言所表达的项目。中国元素的运用只有符合主题语境时才算锦上添花。
▼寒谷渡
SGDA:
可以和我们说说您钟爱中国传统元素的原因吗?它能为您的作品带来怎样不一样的感觉呢?
华伟:
只是在设计表现上习惯融入一些传统元素,也不绝对,可以结合前一个问题来看待。生搬硬套传统元素并不符合当代审美需求,应自然渗透于现代氛围之中,也只有符合主题语境时才算锦上添花。
▼蓝梦集
SGDA:
在您做项目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华伟:
因近些年做的书籍设计偏多些,书籍设计属于慢活,急不来。最常遇到的困难可能就是由于疫情,设计到了后期执行时材料选择与印厂之间的对接上,外地印厂无法现场看样,只能通过快递来回寄样,耗时耗力。有些艺术大展书籍也会因疫情不能如期举办而延期或搁置。
▼设计中的一本书法作品集手工样
SGDA:
目前作为设计师,您最想解决的问题又是什么?
华伟:
需要协调“部分客户自我审美需求和设计师专业认知不匹配不平衡之间的矛盾”。
SGDA:
和合作伙伴工作期间,您觉得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华伟:
单纯自由的工作状态。如果每日处在一个充满尔虞我诈的环境里无心设计。
▼老年组合团队
SGDA:
可以和我们介绍一下您近段时间做的最满意的作品吗?
华伟:
没有最满意的作品,从事设计数十年,按说应该有,但是真没有。眼高手低现象严重。
SGDA:
您曾经说“感觉自己做设计一直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顺其自然的状态”。您认为这样的状态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
华伟:
这句话对我来说有三层含义:第一是设计状态顺其自然。记得洪卫老师曾说过:做设计不能不认真,做设计也不能太认真。形容做设计,极准!苦思冥想用心安排往往不如随心所欲信手拈来打动人。第二是工作规划顺其自然。不喜欢有太多太长远的设想,计划跟不上变化,尤其疫情当下,很多事情不可控。第三是做人做事顺其自然,不必有太强功利心或刻意而为之。
▼工作室照片
SGDA:
能不能聊聊您身处合肥这个城市,设计行业的现状如何?身边有志同道合的设计师共同交流吗?聊聊你们的具体感受吧。
华伟:
合肥已于前年晋升为新一线城市,近几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属于中部地区科研实力最强的城市。合肥目前设计行业平淡无奇、不容乐观。需要依靠活跃的设计群体或行业组织、专业的设计公司或艺术高校去共同推动才能不断发展进步。身边会有几位好友不定期的聚在一起吐槽一下,聊设计、聊大赛、聊近况……
▼合肥同行交流
▼新青年设计师联盟联合发起人
SGDA:
在媒体与设计媒介发展变化日趋迅速的当下,您如何看待平面设计其今后的发展与可能性?
华伟:
近些年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平面设计已逐渐突破传统边界延伸到更为广泛的领域。传统媒介的更新迭代必然要求有与之匹配的视觉形态出现。从国内多所美院的设计学院里开设“艺术与科技 ”“图像与媒体”等新兴视觉专业也能窥视到这一发展趋势。
SGDA:
您对平面设计这一领域有什么新的工作规划吗?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
华伟:
安心工作,顺其自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想在无谓的事上消耗太多时间和精力。
▼《共同体》入选2021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
SGDA:
您对目前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满意吗?或是说从事设计行业多年来给您带来怎样的幸福感吗?
华伟:
生活和工作状态还算满意。随着生活成本的日益剧增,压力也会随之而来。幸福就像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不同的人定义幸福的标准不同,获得的幸福感就不一样,心态至关重要。一直的原则是:物质生活要知足,做人做事要知不足,专业学习既要知不足也要不知足。
▼东山白沙枇杷包装
SGDA:
作为入行20余年的平面设计师,您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给新人吗?
华伟:
学习设计也可以借用中医四诊“望、闻、问、切”。望:看优秀作品和专业展览;闻:听专业讲座和师友建议;问:有疑必问并善于思考;切:参与项目实战和专业大赛。走过的路,遇见的人,皆为师友!
不觉得设计靠灵感。
孩子和成人之间可以相互影响。
SGDA:
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您是通过什么渠道寻找设计灵感的?
华伟:
不觉得设计靠灵感。设计前期理性分析为主导,后期执行可能会依据经验积累和感性直觉,见多识广很重要。
SGDA:
您平时有哪些兴趣爱好呢?这对您的设计有什么帮助吗?
华伟:
初中年代有段时间喜欢集邮,到处搜集旧信封找邮票,记得和同学去过镇里的造纸厂废物堆捡信封,还真找到不少老邮票。现在也没啥特别的兴趣爱好,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要么和家人在一起,要么好友一起海侃海聊小酌一番。
都说设计师应该是个杂家,是不是因为自己不够杂,导致作品不够好?
▼纸堆里捡到的老邮票
SGDA:
可以聊聊你和儿子之间的相处吗?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吗?他给你的设计状态带来哪些影响?
华伟:
我儿子目前在美院附中读高一,除了寒暑假之外,在家的时间不多。平日里,少了些许热闹,多了几分牵挂。有朋友调侃我已是空巢老人。
小学和初中阶段他比较喜欢涂涂画画,做各种手工。记得有次他自己裁切了几张和扑克牌大小的纸张,说制作一幅“吃货”扑克牌。本以为是画几张就完事了,没料,连续几天,整整画了54张一幅完整的扑克牌,我又鼓励他自己做了扑克盒,像模像样,十分有趣。自己在做设计时,有机会偶尔也让儿子一起参与。
▼儿子在附中的画作
▼儿子制作的手工扑克
在设计“寒谷渡”LOGO、“束缚”、“梦想之路”海报时,都让儿子一起参与其中,孩子和成人之间可以相互影响。
▼儿子小学时期的图文集
SGDA:
疫情对您的生活和工作有哪些影响,改变了您哪些习惯?
华伟:
减少了很多非必要的聚会活动。省钱、省时、省力,多点思考,三省吾身。
SGDA:
请为我们推荐您最爱的一部电影或一本书或一段话。
华伟:
一段话:法乎其上得其中,法乎其中得其下,法乎其下无所得。
▼慢咖啡
SGDA:
您是如何接触到SGDA的?有什么故事可以和我们分享吗?
华伟:
记得至少是在十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买了本《GDC平面设计在中国05展》作品集,算是第一次知道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在此影响下,于2007年开始正式参与了一些设计大赛。
▼《GDC平面设计在中国05展》作品集
SGDA:
对于SGDA有怎样的期盼与建议?
华伟:
设计本身服务的对象还是设计以外的其他各行各业。所以,希望SGDA影响的不仅仅是设计行业,更能影响到设计之外的其他行业。
SGDA:
能聊聊您参与GDC的经历吗?它给你带来了哪些不一样的视角?
华伟:
早在2011年曾经参与过一次投稿,记得当时投送2件海报,未入选。后来几年也持续关注,但没有参与。
直到GDC19展,投送4件作品,2件入围。数日后,收到大赛邮件告知获奖,邀请参加颁奖礼,当时以为所有优异奖都算获奖者。后来才得知是优异奖以上的奖项,惊喜!
▼GDC Award 2021颁奖典礼现场
没参与的几届,通过其他渠道也一直在关注每届的获奖作品。GDC设计奖涵盖的门类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细分。已突破传统平面范围,延伸到文创产品、环境图形、动画短片、社会实践……对设计师了解未来设计发展趋势和掌握前沿设计思维方法起到引领作用。
以上内容由SGDA与古田路9号联合报道
2020-2021线下采访花絮
《SGDA 能量秀》已全面发售
抢购价¥119
(真•超值抢购)
▼
购买方式
品牌创意/版权保护平台,于2005年7月创立,以探讨专业品牌创意为基础内容,致力于打造中国最知名的版权保护专业品牌创意网站。9号旗下还有总标头(知识产权平台)及掘物(创意电商平台)等。
官网 Web|www.gtn9.com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合作意向,请给我们写邮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