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DA奖学金2022获奖名单|鼓励设计新人,标榜学术精神,推动中国设计发展。

2022-09-29

 

 

 

SGDA奖学金

SGDA Scholarship

 

SGDA校园奖学金项目是一个面向设计专业优秀毕业生的资助项目项目。启动至今,为许多优秀毕业生提供了专业指引及奖励。该项目旨在鼓励设计新人、标榜学术精神、推动中国设计发展,每年从设计毕业生作品中评选优秀作者给予奖励,并通过社会资源与设计院校的深入联动,为中国未来的设计师建立价值导向。

 

2022年,SGDA首次联合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举办奖学金作品评选,并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多所中国知名美术院校的视觉传达设计系毕业作品中遴选出优秀作品,恭喜所有获得奖学金的同学。

 

 

 

 

 

 

获奖作者

何茜雯、吕煜雯、彭雨墨

 

 

 

指导老师

史春生、宋倩、黄启帆、吴南妮

 

 

获奖作品

信息驯化

 

 

 

 

 

设计说明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大量的信息涌入到我们的视野中,网页浏览中附加跳转的链接、无孔不入的广告信息、手机24小时都会出现的弹窗……一个又一个新的窗口叠加到我们眼前,繁杂的信息环境逐渐融入到生活的一部分。

 

当同样的信息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人们会像形成肌肉记忆一样被信息刻印。我们选择超级品牌深入人心的视觉来进行视觉表达,当它们以破碎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依然能够被识别。这正是品牌影响力所形成的信息驯化,我们对产品与生活方式的选择,潜移默化的被品牌营造的意象所影响。

 

我们使用超级品牌的品牌影响力这一载体,来表现生活中被充斥着大量信息的网络时代,我们对各类产品与生活方式的选择,潜移默化地被品牌营造的意象所影响,并且在信息过载的环境下,逐渐习惯于接收各类极度压缩的信息,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被信息所“驯化”。

 

 

 

获奖作者

马晗、许春歌

 

 

 

指导老师

吴南妮、史春生、黄启帆、宋倩

 

获奖作品

字力其间

 

 

 

 

设计说明

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人们将力度的作用发择到载体上形成了不同的汉字造型。我们运用等高线分层的方法将汉字的书写力度转化为深度数据,并结合图形化编程软件生成空间中的汉字动态效果,同时应用AR互动沙盒让参与者实时体验到汉字力度在空间中的转变与呈现。作品从汉字书写力度的角度探讨如何进一步拓宽汉字的生存空间,丰富汉字的应用功能,在点划纵横之间传递引人入胜的张力。

 

 

 

 

 

获奖作者

吴竟瑜

 

 

指导老师

田博

 

 

获奖作品

表格餐盘

 

 

 

 

 

设计说明

我从图形划分的视角重新审视餐盘这一日常物品,找到餐盘和网格在平面造型和空间体量上的内在联系,由此形成一个“表格餐盘”的设计公式,并将图形分割的理论研究运用在实际的设计中。作品分为研究书册和实体模型。书册是对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的整理记录;实体模型造型是常见的餐盘,但分格和肌理参照的是12种常见表格的信息分类和文字内容,通过嫁接的方式凸显日常物品之间内在的对立统一关系,希望这种视觉冲突感能引起人们对熟悉物品的再思考。

 

 

 

 

 

 

 

 

获奖作者

方远、黄耕原

 

 

 

 

指导老师

周峰

 

获奖作品

回想 回想/那心的铁片/也要发出轰响

 

 

 

 

 

 

设计说明

《轰响》/荷叶滴落泪水/来不及  浸透书页/一百年 一千年/点燃一片通电的网。

 

回想 回想/那心的铁片/也要发出轰响。

 

我们与万物的距离,永远言不尽意。词语,是我们的故乡,而古诗是存在于历史的“过去式”,一个文化上完成、完结的集体,一个封存的梦。在21世纪的当下读古诗,是还魂的乡愁带领我们去梦别人的梦,却使我们真正成为我们自己。古诗提醒着我们:艺术是不断失去的当下,我们是永远伸往过去的手。来自4-81岁受访者的一千多份诗句调研问卷,缓缓打开这本梦的合集:你最喜爱哪首古诗,缘何喜爱?——是壮志,遥想长风破浪会有时;是洒脱,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万古难全,月有阴晴圆缺……

 

机器,是我们的镜子,是牙牙学语的儿童。我们制造人工智能,力图破解和复刻心智的秘密。交互程序邀请我们写下此刻涌上心头的一句诗,通过神经网络读取计算诗句中的情感,回馈属于这首诗的视觉元素,让古与今、心与脑以诗相连。日出江花红胜火——在点燃的神经网络里,这一份美,机器是否也能领略?它是否也像我们一样,面对万物,想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

 

 

 

获奖作者

陆斯佳、钟熠

 

 

 

指导老师

赵晨音

 

获奖作品

Hello,my name is Lingling

 

 

 

 

 

 

 

设计说明

灵感源于双琴侠的“lingling practice 40 hours”,最开始是希望用一种幽默的方式引入话题,引导观众重视家庭教育的问题。在外研社课本中,Lingling被塑造为一个亚裔刻板印象的集合。而在TwoSetViolint(双琴侠)创作的流行符号中,Lingling作为一名每天练琴4O个小时、精通帕格尼尼、无所不能的天才儿童出现。

 

古典乐器作为一种中产阶级符号,父母希望通过孩子学一门乐器就得到高雅的品性,Lingling摇身一变成为了家长价值取向中的“完美小孩”。两种价值判断在同一载体上的碰撞,使得Lingling成为多文化交集中的矛盾焦点而存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密集型家庭的全才教育方式,不断“鸡娃”让孩子成为全方位人才,在这样的极端全才教育环境下孩子天性慢慢被磨灭变得逐渐机械化,成为一台永动的、只需要满足父母的、不断练习的机器。

 

作品中通过矫正作为隐喻,矫正实际上也是一种束缚,父母通过矫正孩子的性格发展,限制行为举止,以达到他们理想中的“正确”,这样的限制往往容易矫枉过正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外观设计参考了20世纪医疗系统的外置矫正仪器,头部以及颈椎采用牵引的方式固定,四肢则维持拉小提琴的姿势,观众可穿戴上这套装置来体验lingling“一天练习40小时”的反常态练习。 

 

 

 

获奖作者

单辰宸、施静雯、卢津玺

 

 

指导老师

吴炜晨

 

获奖作品

CowH4

 

 

 

 

 

设计说明

你知道牛放屁也会导致气候变暖吗?事实上,牛排放的甲烷正成为气候问题的罪魁祸首之一。且不仅仅是牛,甲烷在地球上还有其他许多来源。我们构想了这样的一个未来:人们无法完全处理牛放屁产生的甲烷,又对牛有所需求。通过这样夸张化的设定,我们设计了三个场景来展现人、牛、甲烷气体三者之间供需关系的矛盾,引人反思当下的气候危机,倡导人们在当下关注气候问题,思考未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区别于科学家的特殊技术,作为设计师用一种有趣且独特的观看世界的方式解决当下的问题。

 

我们设定的三个场景分别是牧场、实验室、超市,其分别对应着源、进化、可持续。

 

在牧场,“人类需要牛奶、牛肉、牛皮,现在需要控制牛屁”人类通过对牛的改造来控制甲烷、收集甲烷;以改造牛的不同形态,引发观看者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在实验室,“科学家研究出新型技术,能有效缓解牛屁排放”;通过“未来新闻”揭示未来人类为了缓解气候危机,如何介入牛产生甲烷的过程和如何利用牛屁甲烷能源。

 

在超市,“推出全新能源产品!放心选购,低价促销!”。

 

我们思考并想象着——在环境危机愈演愈烈的未来,新型能源、食品的包装上的何种信息将成为是消费者的注目之所在。

 

 

 

 

 

 

 

 

 

获奖作者

杨雯超

 

 

 

指导老师

刘时燕、张军、高民

 

获奖作品

以鸟之鸣

 

 

 

 

设计说明

鸟类作为人类生活中的常见动物,很多知识却不为人所知。人类对于常见鸟类的认识程度基本低于犬类、猫科类动物。而鸟类的鸣叫声却是我们日常环境中的常见背景音。基于作者对鸟类的喜爱,以及鸟类作为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希望通过对鸟鸣可视化的研究,让更多的人了解鸟类,了解它们的声音,以及鸟类对环境的重要意义,进而认识鸟类、爱护鸟类、保护生态。

 

在动态图形设计中,结合鸣叫音轨信息与听觉感受设计出每种鸟鸣的视觉图形。在插画设计中,运用图形的剪拼重组等设计手法,将其与鸟种自身形象融合,形成鸟类视觉插画,通过动静结合的形式,完整展现多种鸟鸣信息。

 

 

 

 

获奖作者

孙智威

 

 

 

 

指导老师

李瑾、高平平、张婵媛

 

获奖作品

新世界

 

 

 

 

 

 

 

设计说明

景观,是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中社会批判理论的关键词,意指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作秀。即当代社会存在的主导性本质主要体现为一种被展现的图景性,人们因为对景观的迷入而丧失自己对本真生活的渴望和要求,而少数人依靠控制景观的生成和变换来操纵整个社会生活。在作品《新世界》中,作者从居伊德波的著作《景观社会》出发,在第一章节对景观社会进行续写,讨论何为景观,我们又如何在景观中丧失对本真生活的渴望。在第二章节中通过构建五个叙事,对地图、爱情、奢侈品、独立人格、价值进行开放性解读,五个叙事相互独立、层层递进、最后交织在一起,思考作为生命个体如何在景观中构建自己的生活情境。最后通过数件实物传达出一种愿景,即是对不被景观奴役,恢复人真实本性世界的期望。并将实物所传达出的虚拟的愿景重新投射在二维平面上,完成整个作品的表达。对景观的批判是一种自我告解和自我治疗,我们期待着在告解和治疗中重新夺回我们的自我想象和社会想象的能力。

 

 

 

 

获奖作者

李世龙、吴子君、郝煜崎、张芯婷

 

 

指导老师

张军、刘时燕、高民

 

获奖作品

景元东市-构想世界

 

 

 

 

 

 

设计说明

我们想影射资本与人生活的对撞和冲击,现实中的阶级分化和一些反乌托邦的意识让我们构造出景元东市这样的架空花园来展示出我们的艺术思想。为了强调阶级矛盾,我特意塑造了一个世袭制的统治阶层与一股表面试图推翻他的力量在一个荒诞且美好的失乐园里不受外界干扰的斗争。可是诚然每一个伟大的帝国都会腐朽在平庸里一样,每一股新的思想都要在迂腐的传承里过滤反思而出。其中这两个阶级的代表人物,便是这个市的市长林遮绊与试图“推翻”他的“幽灵”领袖林纾机,市长看上去是一个高瞻远瞩,带领着景元东市一路蓬勃发展繁华的优秀统治者。可事实上在数百年前也是他,作为林家的管家,将统治景元千年的林家满门上下清洗,自身摇身一变,冠上林姓,成为了景元的新一代领导者。和那个钟塔里的大老鼠沆瀣一气,只为吞取这个世界中的精华 “昭”能量,它能使人活力,永葆青春。身体机能的不再衰退。而作为在清洗中外派来不及返回的林家余孽,便是一代代的积攒着仇恨,在景元的阴影里等待时机。而到了这一代余孽的族长林纾机,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他打着正统的名号聚集了一大片人,包括了金桥街的大姐大带着的一帮小弟,和白太阳之舞的老板娘。她们都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习惯使她们割舍不掉旧习。可这反叛之后 也只是林纾机想像袁世凯一般窃取革命果实,只为了他一人癫狂的称王称霸,在战斗的最后一刻,自诩正义的林纾机赢了。带着目睹权利即将到手的猩红眼神冲入了燃烧的城主府,拿起了属于城主的符印。在这一瞬间 城市发出了巨大的轰鸣,一分为四,可癫狂的他哪能注意到这些。不顾火焰熊熊,他坐上了这个城主的宝座。在城市分裂之时 躲在钟塔之下的城市球体显现了出来,里面是市长与钟塔老鼠一起辗转大陆抓捕的“昭”族人。他们没日没夜的输出着昭能量。在可利用率极低的情况下,大量的输出,只能让这两个老东西极少的吸收。感知到昭族人的一瞬间,晓记包子老板与泷居茶庄庄主同时动了身,去寻找昭族踪迹。

 

实际上他们是守护昭族的传人。在大量昭族人失踪的情况下,他们都锁定了这座城市。在暗处收集着信息积蓄着力量。那族长在火焰中狂笑着丧失了理智,景元的主理人也变为了一个空缺。在经济与信息十分发达的年代,真正的未来,要由景元的人民大众共同去书写。

 

 

 

 

 

 

 

 

获奖作者

何丹妮

 

 

 

 

指导老师

何洁

 

获奖作品

 

 

 

 

设计说明

被父母送到外婆家生活的六七年里的一些经历,似乎在我的大脑里留下了难以言说的印记,这些印记时常会映射到我现在的梦境中。

 

《痕》透过记忆与梦境交织的画面,来探讨家庭关系对儿童心理的内在影响。

 

 

 

获奖作者

刘响(刘诗扬)

 

 

 

 

指导老师

何洁

 

获奖作品

永生/OUROBOROS

 

 

 

 

 

 

设计说明

建造一座祭坛,就是重复世界的创造。

 

作品以参数化设计的形式,赋予人造物(芦苇,水坝,钢琴,祭坛)生物的骨骼,通过某种溯源探寻精神的存在,意在重新建构一种可以引发并能够产生广泛共鸣的视听及意识体验。

 

作品用生物的骨骼以及其建构了五个不同的对象 [ 蛇 ][ 芦苇 ][ 钢琴 ][ 水坝 ][ 祭坛 ],以 [ 蛇 ] 作为主体,串联起其它四个对象。这些带有象征含义的意向共同诉说了一个关于人类行为源头和彼岸的,近乎寓言的故事,并以多媒体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

 

作品的英文名是衔尾蛇的意思,与片中最后结为圆环状的衔尾蛇骨呼应,柏拉图形容衔尾蛇为一头自我吞食状态的宇宙始祖生物,它是不死的,并拥有完美的生物结构。

 

 我们究竟要去哪里?在逐渐数字化的 21 世纪,人类似乎在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中窥见了觊觎已久的永恒。

 

集体性特征与个体内在性的共通,是赋予人类精神方向与意义的桥梁。这种共通性是一种天然的自然法则,如同蜜蜂具有的采蜜潜能和内在动机,人类也有其在自然界必然会承担的潜能和动机。

 

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同动物不同,我们创造了信仰与神学,我们相信在幕后,有一个真理,有一个不明的万物的“主宰”,这是因为我们的意志中拥有去主宰万物的欲望。也是我们今天的科技成果的来处。我们能决定雨水对我们人类的影响,通过科技去调节它,而不是任其宰割。我们也能去借由自然之物,组装提炼他们,去作为自我精神的抒发的渠道,创造新的自在之物。然而这些对于意志来说,依旧是不足够的,意志的终极目的是参透世界的奥秘,去将那种“真理”收入囊中,去创造一种创造。然而除了科学,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通过艺术的手段,从精神上获得这种创造的体验。与传统的艺术创作不同的是,运用科技的力量,得以暂时窥得行为的彼岸,虽然只是用屏幕与技术去呈现,但这依旧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开端。

 

 

 

获奖作者

杨心玥

 

 

指导老师

陈磊

 

获奖作品

万物并育

 

 

 

 

设计说明:

在后疫情时代,人类在广袤自然中的存在和定位被不断质疑。作品选择从病毒的视角,用超现实的虚拟视觉效果构建一个“家”的概念,以此来激发反思,诠释人类和病毒的平衡生态关系。

 

 

*以上作品排序不分先后

 

 

 

 关于SGDA 

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成立于 1995 年,是国内首个非牟利的平面设计专业组织,旨在展现杰出的设计成就、鼓励和促进专业创作和探索的学术精神,推动社会对设计的关注和平面设计发展。促进协会和国际专业机构的学术交流。协会尊重每一位会员的同时让会员分享协会的荣耀、并努力成为观念开放和领先的学术研究者和专业实践者。

 

 
SGDA秘书处
电话 Tel 丨0755 - 8860 6391
邮件 E-mail 丨info@sgda.cc
官网 Web丨www.sgda.cc
微博 Weibo 丨@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
微信 WeChat丨SGDA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