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DA 能量秀|王远:路径之外的路径

2024-09-29

 

「SGDA 能量秀」倡导真诚交流,皆在以交流步入设计师的精神领地,倾听他们触动心弦的真实故事,共享困境的锤炼与成长的蜕变。我们鼓励突破常规,回归生活本质,直击问题核心。系列访谈如一幅幅鲜活的设计师肖像,描绘他们在社会脉络中的角色印记、面对种种挑战的姿态以及与时代的紧密交织。

 

「SGDA 能量秀·2024」正式重新启航,直击中国设计前沿,聚焦“SGDA会员”——一群创新驱动的灵魂。这场别开生面的盛事,将解锁设计师们的职场密钥、生活剪影与创意熔炉。访谈以独特视角探秘设计师们的灵感源泉,挖掘他们独到的设计哲学、实战智慧与价值坐标,旨在点燃设计火种,撒播革新火花,构筑行业启示录。

 

「SGDA能量秀」不仅是创意交锋的对话平台,更是对生活美学、设计蓝图、探索边界与未来构想的深度对话空间,每个瞬间都饱含炽热的情感温度。2024年,SGDA能量秀联手@陆俊毅_设计现场,蓄势进阶,为SGDA会员们开辟自由表达的疆域,接纳多元思维。

 

于此,每一个见解都是对时代脉搏的有力回应,每一次对话涌动着创新基因的澎湃活力,每一次共鸣昭示着对设计力量的坚定信念与对未来的热忱憧憬。让设计智慧在「SGDA能量秀」的舞台上璀璨绽放,照亮中国未来设计的前进步伐。

 

 

 

 

 

 

王远,Studio Yuan艺术指导。以其跨文化的设计视角和创新思维,在国际设计界崭露头角。2020年毕业于德国斯图加特国立造型艺术学院的他,作品屡获殊荣,包括纽约TDC新升奖、纽约TDC评审奖、GDC(平面设计在中国)银奖铜奖&评审奖、澳门国际设计双年展金奖、芬兰拉赫蒂国际海报三年展第2名、 莫斯科国际设计双年展金蜜蜂奖、Award360° 年度最佳包装设计奖等。其作品不仅在奖项上获得认可,还曾多次参选东京TDC(Tokyo TDC)、首届中国TDC(China TDC)、NB9、首尔Typojanchi国际字体设计双年展、瑞士卢塞恩国际动态海报节以及香港国际海报三年展等国际展览。

 

“探索不同的设计路径”是王远一直以来努力追求的方向。他希望可以通过高质高效的视觉语言建立起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除了在专业领域上不断突破外,王远还积极探索自主品牌的发展,尤其是在人宠生活方式的品牌塑造方面,尝试通过设计语言挖掘更多的面向与价值。

 

对他而言,设计不仅是一种职业选择,更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无论是在德国接受严谨的艺术教育,还是回国后创立自己的工作室,王远都希望以开放的心态拥抱设计带来的无限可能性。他的设计,是对细节的敏感,是对跨文化融合的深刻理解,更是对创新不懈追求的体现。

 

本次专访将深入探讨王远的学习生涯、设计理念及其对行业未来的思考与责任感,展现了一个多维度的设计创作者形象。通过对他在德国的学习经历、回国后的创业历程及对设计趋势的见解与分享,我们得以窥见他是如何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汲取灵感,并不断挑战自我以达到更高的创作水平。此外,王远还希望设计师群体在自己熟悉的设计路径之上减少自我的不断复制,跳出因流量焦虑而形成的模式化套路,进行更多的自我探索与表达。他认为,通过持续的学习与吸收(输入)以及不断的创作与表达(输出),设计师们亦能在实践中寻求新的突破,创造出更具影响力和独特性的作品,同时也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SGDA:

请和我们简单分享您在德国的学习经历,以及在L2M3的实习经历对您的影响?

 

王远:

德国的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HfG Offenbach跟随Sascha Lobe、Klaus Hesse以及Eike König教授学习西文字体设计、版式编排等内容。后来转校到了ABK Stuttgart后跟随Patrick Thomas教授继续学习至毕业。转校的契机也是因为最初收到了Sascha关于工作职位的邀请邮件,但是工作一周后我发现自己很不习惯每天上班式的生活,于是改成了实习。

 

L2M3和我一直很想要去的ABK都在斯图加特,所以很顺理成章地给Patrick发去了一封转校申请邮件。在L2M3期间参与了卡塞尔文献展、保时捷70周年等设计项目,这段工作经历可以浓缩为学习阶段里的其中一个开窍瞬间。Sascha和同事们在字体设计、版式布局以及图形处理上的微妙分寸感给了当时的我很多启发。设计的招式既可以大开大合也可以轻揉慢捻,在大体量的项目里也游刃有余,字里行间都是功夫。